从“通行线”到“风景线” ,桥旅融合激活黔西南文旅“一池春水”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8 0
  在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与幽深的花江峡谷之间,一道“飞虹”凌空而起——花江峡谷大桥,不仅刷新着世界纪录,更成为撬动黔西南旅游格局的新支点。贵州黔西南以“桥”为笔,串联起一条西线黄金旅游带,书写“通途”变“旅途”的新篇章,激活了文旅发展的“一池春水”。


花江峡谷大桥全貌。(图/刘朝富)

  “花江峡谷大桥开通之后,很多游客都会选择在兴义或贞丰多住一夜,特别是云南、广西方向的游客,游完兴义的景点之后,基本上都要去一趟花江峡谷大桥体验一番。”万峰林旅游集团营销总监罗之玮介绍,“大桥+旅游”催生了新的旅游线路,旅行社推出的“安顺—花江峡谷大桥—兴义”三日游产品,市场反响热烈。游客从黄果树出发,一路向西,看大桥、游古城、赏峰林,把贵州西线旅游精华“一网打尽”。
  一座桥的能量,远不止于桥头两岸。黔西南州以花江峡谷大桥为“棋眼”,落子全域,推动贞丰、安龙、兴义等地资源联动,实现从“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的嬗变。
  大桥的贞丰一侧,布局了观景平台、房车营地、悬崖酒店等设施,让游客不仅能“经过”,更能“停留”“体验”和“沉浸”。贞丰县副县长余顺江说:“我们要让游客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时间,感受这座世界级工程与峡谷共同构成的壮美画卷。”国庆中秋期间,贞丰县凭借花江峡谷大桥实力“圈粉”,全县接待游客61万人次。“原先准备的9座小车根本不够用,我们又增加了20辆50座的大巴来回往返接驳客人。”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贞丰旅游驿站工作人员韦曦介绍道。


花江峡谷大桥及云渡服务区。(图/匡奇燃)

  听说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江苏游客金向忠慕名而来:“贵州一路风景都很美,看了花江峡谷大桥,只想说不虚此行!”大桥之外,世界级旅游IP释放“虹吸效应”,贞丰县城区酒店、民宿及周边乡镇酒店连续多日满房。“双乳峰景区作为关键的中转站,国庆期间迎来了客流高峰,巨大流量也让我们酒店一房难求。”贞丰奇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梁波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升级业态布局,全力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贞丰县布依族民俗文化展演迎客。(图/刘朝富)

  桥旅融合,关键在“融”。大桥就像一条金线,把散落在黔西南的珍珠——自然风光、民族村寨、历史遗产、特色产业,串联成熠熠生辉的项链。
  在安龙县招堤景区,秋日残荷与垂柳古亭相映成趣,国庆音乐节激情开唱拉开夜间文艺演出大幕,灯光璀璨、人潮涌动。安龙县以“加油之旅·荷您同行”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5.67万人次。兴义市万峰林景区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在万峰林峰潮集布局50多个特色商铺与20个临时摊位,汇聚本地小吃、非遗手作等多元业态。景区还精心举办年代主题沉浸式快闪秀、“峰林杯”街舞大赛等活动,从白天到夜晚为游客提供不间断的精彩体验。


安龙县招堤景区游人如织。 (图/刘朝富)

  面对旺盛客流,黔西南州各地纷纷出实招切实做好保障。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实行每日限流5000人的预约管理,增派30余名工作人员引导秩序;马岭河峡谷景区优化线上分时段预约系统,增设临时售票点与志愿者服务岗;安龙桨板基地通过岸上安全培训与水面巡逻船巡视筑牢安全防线。
  “差异化发展是我们的突破口。”黔西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王文波表示,“我们重点打造两大特色:一方面引入极限运动,发展体验式体育旅游;另一方面深挖大桥与峡谷文化,做强桥梁研学、地质科普等IP,让‘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的品牌更加闪亮。”
  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推进“桥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黔西南“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品牌建设的强劲引擎。这条横跨峡谷的“通行线”,正华丽转身为引领全域发展的“风景线”,它连通的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发展思路,融合的不仅是桥与景,更是产业新机,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匡奇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