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严禁将手机带入课堂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9 21
据教育部官网10月24日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



图源:教育部官网



十条措施的第四条指出,应培养学生健康用网习惯。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用网习惯。


规范管理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严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展“息屏行动”,减少对网络过度依赖。


会同有关部门压实网站平台监管责任,优化算法推荐机制,不得向学生推送危害心理健康的各类信息,坚决遏制“贩卖焦虑”“诱导内卷”等违规行为。


持续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推广应用“未成年人模式”,加强动漫、短视频、微短剧、网络综艺和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管理。





十条措施具体内容,请见链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跟家长不家长没有关系,关键还是手机的诱惑力大
5 小时前 ·回复
你不信 做一个 试验 让一个从来没接触过手机的孩子 给他一部手机,然后家长 不玩手机 看书看电视 你还真的呀。你以为孩子就能跟着家长一样有样儿学样儿看书?不能够!
5 小时前 ·回复
所以有一些话 你就那么顺嘴一说 觉得有道理,你但凡走一下心想一下 自己反驳一下自己就知道了 没那么简单
5 小时前 ·回复
老师的作业都上手机,小孩能不看?社会已经变了,再也回不到,80 90 那个年代了。
5 小时前 ·回复
遏制贩卖焦虑能改善整个教育生态。之前家长群总转”别人家孩子“的视频,都是被平台算法推着卷。现在平台管住了,家长心态能更平和,孩子也能少点压力。
5 小时前 ·回复
之前刷短视频总推学霸作息表、升学焦虑文,孩子越看越慌。要是平台能多推科普、运动内容,技术反而能变成心理健康的助力,关键在引导。
5 小时前 ·回复
现在青少年抑郁数据惊人,网络里的焦虑内容推波助澜。压实平台责任改算法,比单靠学校说教管用,从源头切断传播链,才是治本之策。
5 小时前 ·回复
抑郁跟学校教师的升学KBI和衡水模式管理有关,一日不改的升学奖励制度,圈养学生不让活动,一天都会有有更多学生抑郁
5 小时前 ·回复
班级里可以搞健康用网小打卡,和息屏行动呼应。比如周末全家一起限时用网,孩子有参与感,家长也能以身作则。
5 小时前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