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AI速递:昨夜今晨科技热点一览 丨2025年11月17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4 0
  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创新不断刷新边界。我们为您汇总昨夜今晨的科技领域最新动向,带您快速了解前沿技术、突破性研究及行业趋势。
  中国曾经也有一家“OpenAI”
  智源研究院曾考虑效仿OpenAI成立商业化子公司,但最终坚持非营利研究机构定位。作为中国AI体系重要底座,智源通过“悟道”项目孵化出智谱AI、月之暗面等多家估值超300亿的大模型企业。2024年新院长王仲远提出“悟界”多模态研究方向,并于今年10月发布EMU3.5世界模型。该模型采用人类认知路径,通过视频数据实现多模态联合学习,已展现出Scaling范式潜力。智源坚持开源开放理念,在商业化浪潮中保持科研纯粹性,持续为中国AI发展提供底层支持。详情>>
  翻车现场!微软发视频宣传Win11 Copilot:反完美展示有多“无用”
  微软推广Win11 Copilot AI助手的宣传视频意外翻车,科技博主演示中暴露其操作指导存在明显缺陷。视频中,Copilot不仅推荐了不合理的设置路径,还给出了无效的缩放比例建议,导致用户不得不手动调整才能解决问题。这一失误直接展示了Copilot在实际使用中的不实用性。详情>>
  内存短缺引发科技行业恐慌性囤货,消息称华硕、微星等厂商大举备货
  2025年第四季度,内存市场因AI服务器需求激增引发恐慌性囤货潮。华硕、微星等厂商大举备货,云服务商锁定多数供应商产能,导致现货市场DDR5价格飙升,64GB模组突破700美元。供应链各环节加入抢购行列,上游封装测试厂商扭亏为盈。业内预计内存短缺将持续贯穿2026年,部分PC品牌可能缩减DRAM配置,推动终端AI解决方案发展以平衡成本与性能。详情>>
  微软回应Win11系统AI化争议:注意到大家的不满 将改善质量
  微软回应Win11系统AI化引发的用户不满,承诺调整策略。Windows+设备总裁Pavan Davuluri表示,已关注到用户对AI功能侵入式整合及可靠性、性能等方面的反馈。微软将重新评估AI推进节奏,投入更多资源优化用户体验、简化操作流程,并提升稳定性和专业功能。尽管不会停止AI功能植入,但会通过改善产品质量与体验争取用户认可。详情>>
  谷歌Gemini 3.0年底前发布,有望重塑AI竞赛格局
  谷歌将于年底前发布Gemini 3.0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在代码生成与多模态创作方面预计实现显著突破,并可能集成新一代图像生成工具。面对OpenAI近期产品反响平淡的市场局面,谷歌凭借全栈技术优势与庞大产品生态,有望通过此次发布重塑AI竞争格局。目前Gemini月活用户达6.5亿,虽仍落后于ChatGPT,但其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正持续提升。详情>>
  美国一些人陷入阿里千问恐慌?完全没必要
  针对美媒报道阿里巴巴为中国军方提供技术支持一事,阿里巴巴发表声明称相关指控完全不实,质疑泄露者动机,并指出《金融时报》无法核实内容。报道缺乏具体证据,未说明美方是否采取行动。事件背景是阿里“千问”AI项目引发关注,其开源模型获全球认可,市场份额领先,引发美国科技界“千问恐慌”。分析认为,中美在AI领域应加强合作,而非滥用“国家安全”概念阻碍技术进步。详情>>
  Meta 高管回应 AI 投资泡沫质疑:投入虽大但未失控
  Meta高管舒尔茨回应AI投资泡沫质疑,称当前投入虽达720亿美元但未失控。他指出AI投资占GDP比例低于历史技术浪潮,且已为Meta带来数十亿美元收入,优化了广告与推荐系统。面对视频生成功能引发的环境争议,舒尔茨表示当前规模影响有限,并强调AI正推动社会讨论资源与能源问题,人类有能力创造更多富足。详情>>
  AI的“电荒”危机:CEO警告,满足电力需求是未来10-15年的挑战
  全球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正面临物理基础设施瓶颈的严峻考验。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尽管科技巨头投入创纪录资金建设数据中心,但关键设备如变压器已出现全球性短缺,产能预订至2028年。GE Vernova首席执行官警告,满足电力需求将是未来10-15年才能解决的长期挑战。同时,摩根大通预测到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将达5万亿美元,要实现合理回报,AI产品需每年额外创造6500亿美元收入,相当于苹果年收入的1.5倍以上。详情>>
  王兴兴:宇树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工作动作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已能完成绝大部分工作动作,支持离线预学习和实时模仿复刻。他指出,未来十年将是机器人从“能运动”到“能做事”的关键阶段,AI技术将赋予机器人理解世界的能力,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将使机器人更加敏锐和能干,推动其从行业工具向生活伙伴转型。详情>>
  马斯克惊人预测:20 年内人类意识有望上传至机器人实现“永生”
  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预测,20年内人类或可通过Neuralink技术创建心智“数字快照”,上传至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实现某种形式的数字永生。该技术结合脑机接口与机器人平台,但马斯克强调,上传后的意识并非完美复制,会因心智快照精度及新身体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一设想引发广泛伦理讨论,涉及身份认同与意识本质等哲学议题。详情>>
                                                                                                                                                                  责任编辑:刘德宾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