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公司退市半个多月后,突然就有钱还了?最新回应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4 0
原沪市上市公司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原龙宇股份,现“龙宇3”,603003.SH)因大股东占款8.68亿无力偿还于2025年7月3日正式退市。8月22日,该公司以“龙宇3”之名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
退市后的半个多月,原本欠着上市 公司将近9亿元的控股股东上海龙宇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龙宇控股,持股31.13%)“忽然”有钱了。
7月21日,7月24日,控股股东的两家关联公司——上海茂晟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茂晟合公司)、舟山信鼎汇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信鼎汇公司)分别向被占款的龙宇股份汇入2.77亿元、6010.95万元,合计3.37亿元,部分实现了大股东占款归还。
第一财经9月19日的一篇报道称,龙宇股份退市前控股股东拒还8.68亿元占款,退市后20天内“还款”超3亿元,不符合商业逻辑,“有能力还款却不赶在退市前还,放着保壳机会不争取,这完全违背资本市场’拼尽全力保壳’的常规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龙宇3退市至挂牌“老三板”期间,还收购了上海云漫易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云漫易算)。
据澎湃新闻11月9日报道,记者获得的云漫易算2024年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云漫易算总资产约为3.57亿元,总负债约为3.21亿元,其中应付账款约为2.73亿元。
有中小股东认为,实控人徐增增家族通过“承债式收购”,涉嫌用上市公司资金以偿债名义借道融资租赁通道将资金给予实控人关联账户茂晟合公司、信鼎汇公司,在退市后实现3.37亿的现金还款。
对此,10月29日,龙宇3董秘办公室答复记者称,公司已经注意到这类消息,“都是不实信息。”
控股股东被指“躺平”退市
中小股东此前要求实控人归还侵占资金
龙宇股份于2012年8月上市,创始人为徐增增,现年73岁,实际控制人为一家三口:徐增增(母)、刘振光(父,现年74岁)和儿子刘策。
2015年,徐增增之子刘策出任公司总经理,并主导了公司从燃油贸易转型为IDC数据中心服务的转型。2016、2017年,公司先后收购金汉王技术100%股权、投巨资建设云计算中心,此后有全资设立上海策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转型之路相对顺畅。
2023年,龙宇股份首次爆出大股东大额占款,当年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但财报显示,其年末净资产高达36.93亿元,账面货币资金充裕,达11亿元。其后,2023年、2024年,龙宇股份财务会计报告连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4年内部控制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实际上,2024年12月31日,龙宇股份旗下微信平台“上海龙宇”就发布了一份《关于龙宇控股承诺解决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的情况说明》(下称《情况说明》)。其中,龙宇控股强调会“全力以赴解决问题”,并称“正积极与金融机构、战略投资人等各方进行沟通协商”。
但最终,实控人未再进一步偿还侵占资金,2025年6月14日,龙宇股份还对控股股东上海龙宇控股有限公司及上海茂晟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舟山信鼎汇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控股方关联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各方偿还拖欠资金合计8.95亿元。
直至2025年7月3日,公司退市,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仍有8.68亿元非经营性占款未归还,直接触及了2024年退市新规的“规范类+财务类”退市红线。
徐增增等人也因财务造假+大股东资金占用遭到了相应的处分,中小股东更在公司退市前试图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希望以罢免其控股股东董事资格来挽救公司上市资格。
据第一财经报道,截至9月,该诉讼未披露任何后续进展。在市场人士看来,龙宇股份此前长期受大股东控制的现状,令这场由上市公司主动发起的诉讼,充满敷衍投资者的意味。
另外,今年6月30日,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代董事长、董事兼总经理刘策现身。此次股东大会,多位中小股东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大致可以分为实控人状况、还款计划、公司发展等方向。


龙宇股份股东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彼时,刘策称非常理解各位股东的心情。就占款问题,刘策称,虽然退市了,等有还款能力还是要还,不会逃避,会注意方式方法、时间节点,在与监管密切沟通,会考虑用可用的资源去融资,并不想拖得非常久。
有中小股东代表称,龙宇股份退市之前,账上资金充裕,公司核心业务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连续多年增长,“龙宇股份在大股东占款被披露并被处罚后,为何选择‘躺平’,放任公司失去上市资格?”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龙宇股份退市前最后一份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货币资金约7.03亿元。
一名中小股东称,从公司面临危机后的2024年下半年开始,就有多家外部机构提出溢价收购大股东所持股份,无论是战略投资,由大股东继续管理公司,或者大股东套现出局,都可以解决大股东面临着的占款问题,也将解除其面临的“背信”的刑事风险。但大股东多次以各种理由拖延、推诿甚至直接拒绝,最终导致了公司的退市,数千名以高溢价购买上市公司股份的中小股东因此损失巨大。
不过,据澎湃新闻11月9日报道,龙宇股份董秘办公室否认了上述说法。
退市空窗期的 “隐秘收购”

龙宇股份退市后并非立即进入股转系统挂牌交易,而是经历了一段长达1个多月的“空窗期”——7月3日退市,8月22日才以“龙宇3”之名在股转系统挂牌。正是在这段信息披露相对模糊的时期,一项未对外披露的收购项目悄然发生。
天眼查信息显示,7月15日,上海云漫易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 “云漫易算”)的股东信息发生变更,原股东上海擎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擎雾科技”)退出,龙宇股份以100%持股比例成为新股东。认缴出资日期为7月18日。


龙宇股份没有公告披露此次收购的细节。
唯一能与这场收购关联的公开信息,来自“龙宇 3”发布的股转系统公告:“公司新增一名副总经理,姓名为刘佳能,2025年7月起于公司任职”。但该公告于8月20日才披露这一高管任职情况。
9月24日,龙宇股份通过其微信公号发文《龙宇数据战略布局——上海云漫易算斩获亿级算力订单》,宣布云漫易算已成为龙宇股份旗下“专注于人工智能行业算力服务的全资子公司”。


该文说,公司与某人工智能算力领域的新兴企业成功签署首批大规模算力服务订单。此次合作标志着龙宇数据在人工智能行业算力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进一步突破。


据澎湃新闻11月9日报道,龙宇股份的一位中小股东质疑,公司刚在7月3日正式退市,诸多证据显示,相关洽谈早在退市之前完成,果真是“重大利好”,为何要拖到公司退市后才签约?
公开信息显示,云漫易算存在着历史失信、限高信息,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股东已变更4次,法定代表人变更1次。云漫易算被收购前,缴纳社保的工作人员不足10人,也没有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云漫易算2024年审计报告显示,该公司曾因房屋租赁合同曾与原股东盛镛置业产生纠纷,共涉及金额2622万元,在收购之前云漫易算已与盛镛置业达成和解,每月支付200万元。
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刘佳能与云漫易算的关联颇深: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刘佳能曾任云漫易算原股东擎雾科技的执行董事;2023年 1月至2025年6月,刘佳能担任云漫易算的董事。据接近云漫易算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刘佳能才是云漫易算真正的实控人”。
信披空窗期收购事项未公告、被收购方实控人担任公司高管,这一系列动作,均恰好发生在3.37亿占款“还款”前后。
财税专家、上海睿毅财税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东文分析认为,如果上述资金链条属实或大部分属实,那么本质就是用公众公司自己的钱,还大股东欠公众公司的账款,构成占资假还。而资金左手倒右手,每一个环节的资金进出,如无正当合理的商业理由,都将承担巨大的财务和法律风险。
余东文进一步指出,公众公司本身,可能因 “替偿负债” 承担额外风险;最关键的是,这种操作让中小股东误以为‘大股东有能力还款’,但实际上资金根本没从外部进来,只是在关联方之间转了一圈,最终损害的是公众公司小股东的利益。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