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组织部最新公告

发表于 昨天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7 0
为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源头建设,引进储备优秀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选调生工作有关规定,现就青海省2026年度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对象及职位安排

面向2026年毕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毕业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共计划选调500名左右,分定向、常规专项和常规非专项三类选调,选调数量男女基本保持平衡。
(一)定向选调:面向46所国内部分高校(见附件)定向选调140名左右。安排到省直单位(含垂管)、市(州)直单位以及部分县(市、区)直单位、乡镇(街道)工作。
(二)常规专项选调:面向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各专项选调60名,共180名。优先安排到海西、海南、海北、玉树、果洛、黄南六个州的县乡机关工作(四类以上高海拔地区职位占60%以上)。不限专业。
(三)常规非专项选调:面向省内外高校非专项选调180名左右,安排到全省县乡机关工作(四类以上高海拔地区职位占60%以上)。结合职位需求,重点选调相关专业优秀大学毕业生。
选调对象不含定向、委培、在职培养、专升本(含参加职业技能高考等)和独立、民办院校、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的毕业生,第二学位(含第二学士学位、辅修学位)学历毕业生,以及已签订省(区、市)选调生协议或已确定为各级党政机关拟录用人员的毕业生。
二、选调条件

报考人员除应当具备《公务员录用规定》要求的资格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无国(境)外永久居留权。
(二)政治素质好,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有为国家、人民、社会奉献的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甘于为新青海建设服务奉献;道德品行好,遵纪守法,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服从组织安排。
(三)在校期间,能顺利完成各学科学习任务,成绩达到合格等次以上,除不可抗力因素外,按教育部学制有关规定,如期取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四)身心健康,具有能在高海拔地区履职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五)具备下列四项条件之一:
1.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
2.学生干部经历。在选调高校就读期间,担任校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副书记、部长、副部长,团支部书记、副书记,校、院系学生会和校级学生组织的主席、副主席、部长、副部长,班长、副班长,校级社团社长、副社长以及校级及以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学生干部任职须连续满1学年以上;
3.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在选调高校就读期间,获得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等校级及以上综合性表彰奖励(团体奖励除外);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二等奖学金;
4.具有参军入伍经历。
上述条件均须在报名前取得,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六)年满18周岁,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一般为1999年10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一般为1996年10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一般为1990年10月1日以后出生(报名时以居民身份证记载日期为准)。学制为5年及以上的,以学制4年为基数,学制每增加1年相应放宽1岁。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年龄要求可相应放宽2岁。
(七)具备选调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八)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能报考:
1.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或道德品行问题的人员;
2.被开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籍或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
3.中共预备党员由于个人原因延长预备期的;
4.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或最低服务年限(含试用期)内取消录用未满5年的;
5.受过处分的人员;
6.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
三、选调程序

(一)考生报名和组织推荐

1.个人申请。考生登录青海省选调生报名系统(http://47.114.77.245/tip/),查询报名须知、选调专业和选调职位信息,明确选调类别,按规定时间填写报考信息后,系统导出并打印《青海省2026年选调生推荐报名登记表》(A4纸正反打印,一式两份,以下简称《推荐报名表》)。经报考人员所在院系党组织审核盖章后,连同相关证明材料送交学校有关部门核准推荐。
考生注意:报考常规专项选调职位的考生,须同时选择报考常规非专项选调职位,待常规专项选调校内推荐考试结束后,未进入常规专项选调推荐名单的考生,若参加常规非专项选调职位的选调,考生不再重复报名。
2.组织推荐。《推荐报名表》经所在院(系)党组织初审、高校党委组织部门或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审核汇总,确定推荐名单,经校内(学院或班级)公示无异议后,在《推荐报名表》上盖章并转交考生进行网上报名。
3.网上报名。凡经学校党组织推荐,且符合条件的考生及时登录报名系统,逐项确认报考信息,上传学校审核并盖章的《推荐报名表》、学信网“学籍”页面截图(含完整二维码)和学生干部等相关证明材料图片(须为JPG格式,保证字迹、图像清晰),接受报名资格初审。具体安排如下:
网上报名提交信息截止时间为11月13日(星期四)18:00,
网上报名修改信息截止时间为11月14日(星期五)18:00。
网上报名时,考生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4.查询初审结果。报考人员须完整填报报考信息后24小时内注意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系统显示“报名成功「查看」按钮”的,即资格初审通过,方可参加笔试,报考信息不能更改。未通过资格初审的按照系统修改提示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改后重新提交审核。
5.打印准考证。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请按报名系统内通知的准考证打印时间段,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因逾期未打印准考证影响参加考试的责任自负。
常规专项选调推荐注意事项:
(1)广泛宣传。省内专项选调高校党委广泛宣传动员,符合选调条件的学生均可自愿报名。
(2)分配推荐名额。省内专项选调高校按照选调人数1:1.5的比例确定推荐名额各90名,按照青海省委组织部反馈的各院系报考人数向院系分配推荐名额,并报青海省委组织部备案。
(3)校内推荐考试。由青海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内专项选调高校具体负责组织开展专项选调推荐考试。推荐考试总成绩=考试成绩+经历业绩评定得分,具体要求为:笔试试卷由省公务员考试测评中心统一命制,考务组织等由高校自行负责。经历业绩评定由报名系统根据考生选调四项资格条件填报情况,确定得分。学生干部经历和校级以上奖励分项得分均按最高等次得分计分,不累加得分。推荐考试成绩由青海省委组织部反馈各高校,考生可在报名系统自行查询。
(4)确定专项选调推荐名单。各专项选调高校根据推荐考试总成绩,按院系(含研究生院)分别排名,经学院党组织初审、组织部门资格复审、征求高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意见,按男女比例1:1研究确定校内专项选调推荐人选(男女各45名)。推荐名单须在学校官网(就业信息网)、学院、班级内公示无异议后,以学校党委名义将常规专项选调生推荐人选名册报青海省委组织部。
(二)资格审查

由青海省委组织部会同选调单位对推荐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贯穿选调工作全过程,如发现弄虚作假,不符合报考资格、档案造假、违规违纪等行为,取消选调资格,将记入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库,责任由考生自负。
(三)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1.笔试。笔试采取闭卷方式,所有考生须统一使用国家通用文字(现代汉语规范汉字)答卷,用其他语言文字答题的部分不计分。
笔试内容为《综合能力测试》,满分为100分。笔试时间为2025年12月11日(星期四),分别在北京、上海、长春、长沙、成都、西安、西宁7个考区设置考点同步开展笔试,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考区参加。
笔试具体地点、时间、考场安排及注意事项详见准考证。笔试缺考或成绩为零分的考生,取消选调资格。
2.面试。面试为结构化面试,满分为100分。所有考生统一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作答。
笔试、面试合格分数线由青海省委组织部统一划定。达到笔试合格线的进入面试环节;所有参加过笔试的常规专项选调考生全员进入面试环节。
考试综合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和综合成绩均保留2位小数。
(四)公开择岗和确定初步人选

按照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并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在同一选调职位专业代码内依次自主择岗。综合成绩相同的,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自主择岗。择岗后列为拟选调初步人选,未通过体检、考察和公示等后续环节的,取消选调资格。
考生注意:择岗时不得选择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参公人员)所在的同一选调机关或用人单位,不得选择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回避情形的机关(单位)或相应职位。
(五)体检和考察

体检和考察工作由青海省委组织部牵头,选调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同时进行报名资格复审。
1.体检。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和程序组织实施。复检只进行一次,体检结论以复检结果为准。初次体检考生不需要缴纳体检费。
2.考察。实行全覆盖实地考察。按照《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进行,采取多种形式,重点考察人选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自律意识、学习表现、成长经历以及需要回避的情形等。
曾连续六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生活等,期间经历和政治表现难以进行考察的,不作为考察人选。
3.资格复审。考察时,同步开展资格复审,考生需向考察组提交以下材料:
(1)学校审核盖章的《推荐报名表》原件2份,A4纸张正反打印;
(2)毕业证、学位证或如期取得学历学位的证明,职业资格证原件,以及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1份;
(3)本公告第二条第五款“选调具备四项条件之一”明确的有关证明材料原件。
(六)公示和确定人选

根据考试、体检、考察等情况,青海省委组织部研究确定拟选调人选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提倡诚信报考,维护选调工作的严肃性,拟选调人选(含初步人选)如放弃选调,将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记入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库。
(七)调剂、递补和补录

空缺职位按考试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次序,按同类选调专业、先研究生后本科生依次调剂递补,并组织开展体检考察。
如出现按上述调剂递补办法,在专业、学历等方面还不能满足职位要求的情况,由青海省委组织部根据实际,商用人单位另行确定调剂递补办法。
选调单位在选调期间职位出现空缺或者由于机构编制和职能调整等原因出现新的选调需求,需要新增选调计划的,经省委组织部核准,新增选调名额用于补录。
(八)录用审批

选调人选确定后,选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并由青海省委组织部按程序办理公务员录用相关手续。逾期未报到的,取消选调资格。
四、相关政策

(一)选调生到岗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补助。
(二)选调生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办理任职定级手续,并进行公务员登记,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三)选调到省直机关工作的选调生试用期满后、选调到市级及以下机关工作的选调生到岗后,安排到基层实践锻炼(到村任职)2年,履行大学生村官职责。
(四)选调生在青海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与用人单位签订《青海省选调生在青最低服务年限协议》。选调到县乡机关工作的,在基层最低服务年限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年(含试用期)、其他学历4年(含试用期)。服务期内调往省外工作的,办理辞退手续,并退还安家费等相关费用。
(五)本次选调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其他事项

本次考试不指定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组织考试辅导培训班。
请每位考生严格按照选调要求,逐条阅读《报考指南》(报名系统中查看),请务必保持通讯畅通。本公告由青海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青海省委组织部研究确定。
政策咨询微信公众号:青海选调生
选调邮箱:qhsxds@126.com
报名政策咨询电话:0971—8487904
附件:青海省2026年定向选调高校名单
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

2025年10月31日








来源:青海党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