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SIM 卡槽、超广角摄像头和一个扬声器,只能成为被砍去的牺牲品。 保住了用户手机使用的最下限之后,iPhone Air 就能靠轻盈如一块纯粹屏幕的手感,瞬间让人上瘾。
我非常推荐大家到线下去亲自用手去感受一下 iPhone Air ,在用过厚重如大黑砖的传统手机后,这台只有 165 克的 iPhone 会首先让你怀疑它的真实性,然后让你爱不释手。
不过摸摸就好了,如果真的要购买,最好还是先三思。
虽然 iPhone Air 尽力保住了一台手机体验的下限,但像双扬声器这样非常基础的配置缺失,确实是无可回避的痛点。
散热依旧是所有超薄机型无法回避的痛点,iPhone Air 也不例外,即使A19 Pro 处理器相比 iPhone 17 Pro 系列砍了核心,但整体的能耗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使用过程中相对更容易发热。
这么多的妥协之下,iPhone Air 更应该作为用户的「第二台手机」,但高达 8000 元的售价,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备用机的最佳选项。
苹果明显也从没将 iPhone Air 视作「销量担当」,就像是国产折叠手机,重点更多是「刷存在感」、「秀肌肉」,是苹果技术的一块试验田。
有句话说得好:iPhone 17 是苹果给市场的答案,但 iPhone Air 是苹果给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对手感有着非常极致的要求,或者十分欣赏苹果的工艺设计,抑或是单纯已经厌烦了形态毫无惊喜的传统手机,那 iPhone Air 就是当下唯一一台最适合你的手机,并且没有太多代餐。
这样的用户群体,终究只是少数。
目前有消息称,苹果已经在开发 iPhone Air 的迭代产品,考虑新增一颗超广角镜头,进一步补齐短板。但我想,可能传闻已久、同时继承了不少 iPhone Air 优点的折叠屏 iPhone,才是更值得购入的产品。
三星 Galaxy S25 Edge:器小易盈
虽然三星 Galaxy S25 Edge 没有用「Air」这个名字,但它超轻薄的定位,当然也能和 iPhone Air 归类到一起。
事实上,S25 Edge 整个产品,都给人一种「对着 iPhone Air 打」的感觉。 如果说 iPhone Air 是刀法的艺术,舍小保大的哲学,那 S25 Edge 就是「既要又要」,机身要和 iPhone 一样薄,配置还要压一头。 但「器小易盈」的道理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不做取舍地塞配置,S25 Edge 有很好看的纸面参数,但实际体验却弱不少:3900mAh 的电池明明更大,续航却只能和 iPhone Air 持平;高通骁龙 8 至尊版性能释放比较保守,发热情况却比 iPhone Air 更明显。
不过,S25 Edge 的 2 亿像素主摄和 1200 万像素的超广角都是属于「有比没有好」的配置,其他 Air 都只能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