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石CEO又开始拱火了

发表于 昨天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1 0
10月13日,影石创新CEO刘靖康发了条微博,说大疆降价"可能有一部分因为我们影石的原因",还要给近期买大疆产品的用户发100元影石代金券当"道歉"。


这条微博很快就炸了,转发破万,评论区吵翻天。
起因是大疆10月9日搞的降价促销。Pocket 3全能套装直降900块,Mini 4 Pro无人机降了1478元,Action 4运动相机最高减1129元。
大疆说这就是双十一常规促销,但国庆刚买机器的用户显然心里不太舒服。刘靖康这时候跳出来,把大疆降价说成是因为影石竞争压力太大,顺便给自家做了波营销。
网上立马分成两派。支持的说这是企业担当,反对的说这纯粹是蹭热度。10月15日刘靖康又发微博说"接受批评",但活动还是照做不误。
说实话,这种操作确实有些争议,但也确实让影石刷了把存在感。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两家深圳科技公司从各自地盘杀到对方老家的激烈竞争,智能影像这个市场现在是真的乱套了。
01
影石和大疆以前各玩各的,相安无事。
大疆做无人机,全球消费级市场占七成多;影石搞全景相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年全球市占率67.2%。但各自市场的天花板让两家都坐不住了。
7月底事情开始变味。影石先出手,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直接打到大疆老巢。
大疆也不含糊,马上反击发布全景相机Osmo 360,定价2999元,比影石同类产品便宜800块。这下好了,双方开始在对方的地盘短兵相接。
影石2024年营收55.74亿,全景相机虽然是龙头,但这个市场实在太小。行业预测显示,全景相机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才50.3亿元,2027年也就增长到78.5亿元。
相比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2023年规模71亿美元,预计2033年突破130亿美元,差了一个量级。
影石的焦虑在财报里写得明明白白。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1亿,同比增长51.17%,看起来不错,但净利润5.2亿只增长了0.25%。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暴涨75.46%和100.35%,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再看大疆,2024年营收约800亿,净利润约120亿,体量分别是影石的14倍和12倍,差距悬殊。
两家现在是真拼了,据雷锋网报道,以前对KOL投放很谨慎的大疆创始人汪滔开始大撒币,广告预算翻了好几倍。
影石也不甘示弱,到处抢KOL资源,还挖大疆的销售人员来扩渠道。双方在营销、渠道、人才各个层面全面开战,这架势有点像当年的打车大战。
02
正当影石和大疆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手机厂商准备入场了。
据界面新闻报道,OPPO和vivo都在搞手持云台相机,直接对标大疆Pocket系列。vivo的产品已经在开模测试,预计2025年发布;OPPO计划2026年推出。
手机厂商的优势很明显。OPPO和vivo在移动影像算法、供应链这块经验老道,更要命的是它们有现成的全国销售网络和庞大用户基础。
最关键的是生态整合能力,手机厂商可以让影像设备和手机深度打通,从拍摄到分享一条龙,这是传统影像设备厂商根本比不了的。
技术路线上两家也在分化。影石靠软件算法吃饭,App支持多模态大模型全景自动剪辑,用户体验确实友好。
大疆则是硬件实力派,3.8万项全球专利不是开玩笑的,产品稳定性和耐用性确实强。各有各的活法,但问题是市场就那么大。
大疆最近也在折腾新东西,8月推出ROMO扫地机器人,想在家庭清洁市场分杯羹,但用户反馈不太好,说漏扫、避障能力差。这说明即使是大疆这种技术大牛,跨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影石通过IPO募了19.38亿资金,现金还算充裕,但面对大疆的全面进攻还是压力山大。
刘靖康这次的营销操作虽然争议不小,但确实给品牌刷了存在感。问题是当竞争的重心从产品创新变成营销套路的时候,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可能就偏了。
智能影像这个市场现在是群雄并起的状态,技术竞争正在从硬件参数转向软件算法、AI剪辑和生态协同。
随着更多玩家入场,市场格局会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技术密集型行业里,真正的护城河还是持续创新能力,而不是一时的营销噱头。看谁能笑到最后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