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陆庆龙艺术作品展,赴“大地之约”品朴质的诗性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7 0



朴质的诗性
陆庆龙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5年10月16日—11月4日
开幕时间
2025年10月19 上午 10:00
展览地点
江苏省美术馆1、2号展厅
(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333号)




前 言
在中国当代美术的多元图景中,陆庆龙先生以锚定乡土的人文根系与熔铸中西的语言革新,构建起兼具生命厚度与美学张力的艺术世界。他的创作始终与大地脉搏、人民呼吸同频,以质朴却掷地有声的表达,完成对平凡生命的崇高礼赞——这不仅是现实主义绘画在当代的鲜活实践,更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的永恒真理。
苏北水乡的肌理,是他艺术基因的最初刻写。故乡的田埂、河汊与炊烟,不仅赋予他捕捉日常诗意的敏锐,更塑造了他“以大地为画布”的观察视角。这份与故土的血脉联结,从未因创作疆域的拓展而淡去,反而沉淀为其作品中最恒定的情感底色:无论是人物的皴纹,还是风景的肌理,都流淌着源自土地的温厚与坚韧。
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与教学相长,让他在技法与精神的交汇处,淬炼出独树一帜的语言体系。他以对水粉、油画的娴熟驾驭为骨,以中国水墨的写意气韵为魂,让西方绘画的块面造型与东方艺术的留白意境在画布上自然交融——坚实的具象塑造中透着空灵诗意,精准的光影捕捉里藏着意象留白,最终凝练成“沉静中见力量,质朴中显隽永”的独特美学品格。
其作品最动人心魄的,是对平凡生命的平等凝视与尊严赋形。他的画笔既聚焦城市化进程里汗湿工装的建设者,也停驻边地高原上被风沙雕琢的面庞:风霜刻入的皱纹被视作生命的年轮,尘土覆盖的手掌被赋予劳作的荣光,就连休憩时遥望远方的沉默,都被定格为一种庄重的生命仪式。正是这份不带滤镜的真诚,让每一个平凡身影都在画布上获得了超越时间的重量。
在风景创作中,他的视野从苏北故里延伸至广袤中国:田垄水洼的春绿、覆雪村落的冬白,是乡愁的具象化;异乡山野的晨雾、戈壁的落日,则是对自然多样性的诗意回应。他笔下的风景从非“复刻自然”,而是“心象的投射”——光影是情绪的注脚,季节流转是时代变迁的隐喻,那些凝结在画布上的晨昏与草木,既安放着个人的缱绻乡愁,也见证着祖国山河的肌理变化。
2025年,陆庆龙先生将五十件代表作慷慨捐赠江苏省美术馆,并荣膺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这一举措,既是艺术家将个人创作汇入民族文化记忆的胸襟,更是从私人叙事走向公共视野的社会担当——从此,这些凝结着生命温度的作品,将成为更多人触摸时代的精神媒介。
我们以敬畏之心策划本次展览:既是对陆庆龙先生艺术生涯的一次深度回溯,更是一场邀您共赴的“大地之约”。期待您在这些画面中,读懂他对时代的赤诚、对人民的深情,更能感知那份“从生活沃土中生长出的艺术力量”——正如他的实践所昭示的:最恒久的艺术,永远扎根于大地的深处,搏动着人民的心跳。
江苏省美术馆



陆庆龙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江苏省委、省政府“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
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名师
重要奖项
1994年 油画作品《盼》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汇展优秀奖
2004年 水粉作品《都市随想》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
2009年 水粉作品《兄弟》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首届中国美术奖金奖
2009年 油画作品《工闲时分》获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提名作品
2010年 水粉作品《灼》获评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览优秀奖
2011年 水粉作品《干涸》获全国第二届小幅水彩画展优秀奖
2012年 水粉作品《漂泊》获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
2013年 水粉作品《乡愁》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
2015年 油画作品《望果节》获“时代足迹——2015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金奖
2015年 水粉作品《童年》获首届全国水粉画大展艺委会提名作品奖
2019年 油画作品《格桑花开》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银奖
2019年 油画作品《渔歌系列之三》获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
2022年 油画作品《在路上》获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
2025年 陆庆龙作品捐赠收藏项目(江苏省美术馆)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主要个展
2015年 苏风艺韵·故土家园——陆庆龙油画、水粉画作品展 江苏省现代美术馆
2016年 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陆庆龙油画、水粉作品展 江苏省美术馆
2017年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永恒的情怀——陆庆龙绘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2022年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笔端平原写乡情——陆庆龙小幅油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2022年 淮安市美术馆名家系列工程——“家园”陆庆龙风景油画展 淮安市美术馆
2022年 土地·记忆——陆庆龙美术作品展 连云港市美术馆
2023年 静谧的力量——陆庆龙油画风景展 无锡凤凰艺都美术馆
2024年 大地·家园——陆庆龙乡土情怀展 盐城市美术馆
2025年 静默如初——陆庆龙绘画艺术 江阴一如堂
2025年 平林漠漠——陆庆龙油画风景展 宜春美术馆
2025年 朴质的诗性——陆庆龙艺术作品展 江苏省美术馆
专著画册
《宁静的温暖·陆庆龙油画风景》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1年
《陆庆龙油画水粉》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5年
《永恒的情怀——陆庆龙绘画作品集》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7年
《朴质的诗性——陆庆龙油画风景作品集》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5年
作品收藏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和文化遗产部、江苏省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收藏。



《家园》布面油画 200cm×300cm 2018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苏北大地之二》布面油画 170cm×350cm 2020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以笔为歌,绘时代与乡土之魂
陆庆龙不为题材而题材,不为流派而流派,不为主义而主义,也不为空泛的理论而作画,他将发自内心的感动、感恩流于笔端,化为阳光下彩色的世界,表现“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人群,表现那方厚实的大地,广袤的苏北大平原。这是他心中的“巴比松”,是理想的乐土。胸中有人民,笔下有乾坤。
——吴为山



《展望新生活》布面油画 145cm×164cm 1999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村路漫漫》纸本水粉 104cm×147.5cm 2007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由于“情系故土”,有扎实生活根基,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艺术作品题材内容流露出来的趣味自不用说,在绘画语言上,坚实的块面造型结构、粗大犷放的笔触、沉着浑厚的色调,寄寓着他的深情,也说明他是在绘画功力和艺术修养上齐头并进的艺术家。他深知,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感动人,主要是形象的力量,而塑造形象的艺术语言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重视整体把握人物形象的同时,运用细节描写加强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他有意避开油画语言“意象性”的手法,在坚实的造型结构和沉着而丰富的色调中寻找神韵。
——邵大箴



《工闲时分》布面油画 180cm×200cm 2009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当班》纸本水粉 147cm×132.5cm 2014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庆龙的题材极为朴素,大多是随处可见的平凡景致,但他画得投入、画得深情。极简的色彩、极简的构成、极简的技巧,构成了陆庆龙风景绘画的主要特征,体现了艺术家对语言追求的高度自觉。庆龙的作品从不炫技,朴素的外表下隐藏着一双敏锐的眼睛,这使得他总能在寻常处洞见画意,在平凡处妙悟诗性。
——封治国



《旅途》布面油画 185.5cm×360cm 2011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城市血脉疏通者》布面油画 185.5cm×362cm 2011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的油画语言以朴实写实见长,突出社会性题材,突出表现对乡村人物的表情形态与境遇的体悟,对底层人物的人文关怀显而易见……他的创作源自他在实践当中不断进行尝试与思考,在表现手法与内容之间的互动当中,更为深刻地展现他对农民和乡村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意蕴的态度,揭示乡村与农民内在的精神力量,以及他们对宿命的抗争。
乡村风景写生虽然是画家对自然的直接感受,同时也是画家自身的生命力赋予自然的过程,这个赋予过程不仅仅是自我精神的客体化,而且揭示了乡村与乡人是历史产物与自然的组成部分,艺术同样也是时代与社会的产物,它亦是无法剥离或者疏离自身的文化根源。
——赵昆



《寻梦他乡》布面油画 160cm×220cm 2010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望果节》布面油画 180cm×200cm 2015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笔下的农民工形象之所以真切感人,就在于他不是在画室里想象农民工的日常生活,更不是以俯视的角度投去上等人群抱有的怜悯与体恤的目光,而是把这些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作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去感同身受他们打拼生活的精神世界。
他的艺术语言的形成都始终围绕着纯朴美感的发掘与表现,他从不让技巧超越于形象表现的本身,总是让雕塑感、热色光效与写意笔法——这些技巧掩藏在农民工质实朴拙的形象塑造里,让那些现场的真实与素朴的本身说话。这是他对真实的发现,也是对真实的艺术创造!
——尚辉



《故园》布面油画 200cm×250cm 2017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静流之二》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3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的作品就是表现这样一个时刻的农民的形象。它区别于前两个阶段的形象,即乡土现实主义和乡土风情。从意义上说,他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他塑造的形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物画,而是转型时代的形象,是历史的记录。
——易英



《秋收余韵》布面油画 80cm×160cm 2023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温暖故乡路之二》布面油画 90cm×120cm 2011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对时代节拍的敏锐体察和乡土情怀的浓郁深厚,是陆庆龙艺术创作的核心灵魂。当我们品味陆庆龙作品的精神含量时,还注意到他那处理人物与环境关系的艺术匠心。画面中农民工始终占据大部分空间,变化的、点明时代背景的城市环境被虚化,劳作的工具隐喻职业,服饰则是人物身份的特殊标志,运用空间透视效果而产生的迷离感暗示着农民工与城市生活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画家为我们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马鸿增



《村舍径寂》布面油画 68cm×160cm 2019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故园之四》布面油画 70cm×200cm 2019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艺术表现力很强,从人物到风景,从巨作到小品、从创作到写生,所画俱精。我对他的苏北平原风景作品印象尤其深刻:作品中有一种深沉的静穆之美;有一种平和的大爱之美;有一种中国画式的写意之美。
——高云



《暖溪》布面油画 140cm×160cm 2010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乡村小景之三》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3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庆龙正是在他的油画风景中,合理地利用了地平线式构图的“平”,将这种笔直分割横向展开的“平”,营造成上下天地几何式组合的独特绘画空间,那是一个硬朗、明快、简洁而又朴实的艺术舞台,当庆龙笔下那些充满浓厚乡村生活气息的杂树、野草、池塘、农舍、小溪、泥径,以及白斑斑的残雪、绿油油的春苗、金灿灿的麦田和黄泱泱的油菜花,在这个舞台上三两聚集,展开身形,错落点缀开来的时候,这道平静的地平线就显得十分沉厚充实、淳朴动人、生机勃勃了。
——周京新



《萧萧池塘暮》纸本水粉 139cm×127.5cm 2014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小村庄》布面油画 180cm×130cm 2017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先生的故园乡野和泽国雪景系列作品是他多年来对故土的迷恋和追忆,而黄土高原和崇山雪峰系列作品则是他内心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境的抒发,乡野故土是他内心的柔情,而高原苍山则是他精神的脊柱。
陆庆龙先生低调又略带忧郁的性格,使他的作品中增加了更多的诗性。他淡然地把自我放得很低,以期更多地融入这个社会,却把大我放得很高,以便更好地让自己直抵艺术之峰。
——孙俊



《葵园》布面油画 190cm×180cm 2013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辙迹》布面油画 160cm×110cm 2011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先生的作品表现故乡人,也表现故乡景。人物画的表现和塑造体现了作者对农民工同胞和乡亲的存在认同和内心尊重,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风景画则流露出作者浓浓的乡恋和精致的温情,游子虽远离故土家园,却如同远去的风筝,被一缕乡愁牢系。
——尚荣



《冬雪瑞景》布面油画 70cm×110cm 2020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冬雪》布面油画 149cm×164cm 2016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的油画突破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樊篱,走向了广阔的天地,融入、强化了当代美术的主流。这一主流是与延安文艺讲话后形成的革命文艺传统一脉相承的,又继承了现代美术史上新金陵画派“笔墨当随时代”的新美术传统。这些作品尤其是其人物画,处处彰显出题材选择和主题立意的人民性。
——刘旭东



《瑞雪初霁》布面油画 150cm×170cm 2018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夜雪初霁之四》布面油画 150cm×165cm 2017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一步一个脚印攀登人生和艺术旅程,从自我生活经历酿就的“怀乡”之情,升华到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怀乡”之情。
——聂危谷



《土塬风骨之二》布面油画 180cm×360cm 2017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从中国传统审美的角度看,陆庆龙通过“天”“真”“平”“淡”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乡土风景表现体系,“天”赋予作品以灵性,“真”奠定其情感基础,“平”形成风格特质,“淡”升华精神境界,共同构成了陆庆龙艺术语言的独特标识,为当代中国风景画创作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实践范例。从西方视角来看,其风景作品完全符合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的经典评价:“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东西审美同汇一体,陆庆龙风景也就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刘德龙



《高原印象之一》布面油画 180cm×130cm 2016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陆庆龙风景作品就是带着浓浓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的旅程——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的“还乡”。
——张书云



《桂林山水》布面油画 180cm×130cm 2016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一直行走在自己风景中的陆庆龙,如此贴近他的故园,在具体与模糊间、具象与抽象间变换着,“情与景”“意与象”,心灵的风景与笔下的风景相映成趣。
——黄叶



《喜悦》布面油画 220cm×400cm 2017年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