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永浩引发的“预制菜”热点,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也想说两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33 0
不定时分享各种美食烹饪教程和烘焙制作 ,帮助您厨艺更上一层楼 。点进主页看看,总有一道是您喜欢的美食。如果您觉得还不错,记得分享朋友一起关注 赞赏 转发 支持一下, 关注地主大叔 学做更多美食。



关于罗永浩引发的“预制菜”热点,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也想说两句

记得在前几年关于“预制菜”三个字的话题一直在热搜之上,公众一直在讨论、谈论着预制菜。对于这个新兴的产业趋势有人支持、有人唾弃,从而引发一连串的话题。但归根到底其实就是“资本”和“健康”的对决,资本有能力、有实力铺销产品。而作为追求健康的消费者虽然有自主权,但迫于资本的“绑定”选择性一直在萎缩也就是说你慢慢的将不得不接受。
为此作为消费者一听到“预制菜”三个字都极其敏感,主要的原因不在于菜的好不好吃、美不美味。而是在于背后的“添加剂”,添加剂三字才是预制菜背后的最大抵触。



或许资本也知道了消费者这方面的顾虑一直在解释、说明,如我们是高温杀菌装袋、低温冷链运输所以保质期能没有问题。而在这背后谁能监管食材、谁能把控运输、谁能证明没有各种添加剂?毕竟现在的预制菜动不动保质期就是半年至两年,说没有高科技你我都不信。
像我买的西兰花在冰箱冷藏三天基本上丧失新鲜度,再放两天可以说只能丢掉。而预制菜标注的保质期竟然高达24个月也就是两年的时间,如果说没有高科技你也不会相信。毕竟事实就摆在眼前,不可能区别如此之大。所以预制菜并不是人们反对的东西,而是背后的添加剂。



随着近期老罗就餐的一条吐槽动态仿佛炸出鱼一般地在社交网络引发热点,又回到了预制菜高度关注中。老罗吐槽某店基本上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哪知道人家老板不惯着他出来自证“我们没有预制菜”导火索就此引燃。
这个关注的点是究竟某店用的是不是预制菜,而这里面有个分歧围绕着两个方面。一个是“前置菜”、一个是预制菜,所谓的前置菜就是提前准备好一部分。比如鱼香肉丝,青椒牛肉这两道菜,我用炒好的肉丝、炒好的牛肉。待消费者点菜之后,我炒个木耳丝、胡萝卜丝搭配倒入袋装的肉丝翻匀就上菜。青椒牛肉就炒个青椒翻匀袋装牛肉上菜,某店认为这个不是预制菜。



他们认为预制菜应该是热一下就上菜的才是预制菜,我们有后续烹饪所以不算预制菜。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只要你不是新鲜准备,当下烹饪的基本上都是预制菜。或者可以直接说只要含有添加剂就是预制菜,因为不管是肉丝还是牛肉保质期那么长不可能没有添加剂。所以哪怕自证清白,兴论还是一边倒的全部支持老罗。
随着热搜发展自证证据的曝光,更加证明某店是用预制菜无疑。某店厨师在自证的过程中被网友戏称找不到两个会做菜的,为此时至我码文老罗基本已经赢得本次兴论。作为一个美食分享作者,也算半个厨师我是支持老罗的。最好的菜、最健康的菜必须“新鲜”。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有的网友说你们好奇怪,你们可以接受汉堡之类的快餐、泡面等等却接受不了预制菜。如果反对添加剂,那市面上那么多东西不全都有吗?
对!大家之所以对预制菜敏感,就是因为生活中已经有太多太多太多的预制产品。只想在标准的三餐之中找到一个健康的饮食,并且市售产品基本已经明确标注预制菜或添加剂种类等。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欺骗”的行为,这次的话题也就是人家说的你可以卖预制菜但你不能不告知。消费者拥有知情权、选择权,更不能告诉我你是现炒的新鲜的。



预制菜其实已经深入生活,很多人认为预制菜就是菜。其实预制产品充斥满满的市场,像一些自热快餐、即食卤菜、部分调味料、烘焙产品等等都是预制产品。虽说预制食品带来了方便,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大家关心的食安等。希望借由此热搜可以让预制菜市场得到一个规范,让大众对于食安问题获得更好的安全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